城市節水大走訪、深調研之上海篇:上海推動節水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14 10:12:21
來源:新華網

城市節水大走訪、深調研之上海篇:上海推動節水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字體:

 編者按: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建成130個國家節水型城市,這些城市在構建健康城市水循環、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健全城市節水管理機制、推進各類節水示范載體建設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為進一步發揮國家節水型城市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城市綠色發展,自2022年以來,新華網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起以“城市節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全國節水城市采訪活動,通過大走訪、深調研,對部分城市節水做法、節水成效進行了融媒體報道。

  新華網北京4月14日電(記者 王日晨 張欣然)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自然要素。近年來,上海市持續鞏固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堅持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大力實施國家和本市節水行動,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逐步完善政府推動、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節水運行機制。從“十三五”時期開始,上海市探索節水工作的社會化,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改造路徑,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認識、凝聚和運用節水工作的力量。

上海市供水安全保障監管系統

  怎么節約、如何落實、成效幾何?近日,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桂軼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上海在節水型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有益成果和經驗,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產和節水“雙管齊下”,夯實節水型城市建設基礎;二是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數字化改造讓節水更“智慧”;三是人人為節水代言,節水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桂軼

 生產和節水“雙管齊下”

  在上海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有很多生產規模大的大用水戶。它們是重要的用水單元,做好節水工作意義重大。

  “很多大型企業的內部用水管理跟節水工作,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改造后,由過去傳統的‘人找事’逐步朝‘事找人’的管理模式轉變?!惫疠W以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為例,在建廠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節約用水工作。比如建設中水回用、串聯用水等回收水系統;同時不斷探索挖掘節水潛力,比如制備超純水過程中發現新增檢測水質的儀表消耗的水不少,在確保水質的前提下,將新設儀表的排水管道改為回收管道,減少不必要的排水,這樣每年儀表水可新增回收4624立方米,大大提升用水效率。

  同為大用水戶的上海儀電顯示材料有限公司,近幾年來一直在提質增效、技術創新、管理上等級上下功夫,將市場、成本、效率、效益、創新、競爭力等作為關注點,推動各個部門加強節能節水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諸如華力微電子、儀電顯示這樣的大用水戶全上海市有一百五十多家,中小用水戶更是數不勝數。對此,桂軼說,“我們始終堅持節水是為生產服務的,把節水工作作為改善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的一個要素。規范和提升用水戶的節水管理水平,破解企業生產量和用水量之間的供需矛盾,激發企業節水動力,是上海節水行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p>

  城市節水工作的成效,最終落腳點還是具體的企業、單位,好的榜樣可以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目前上海累計已建成5000余個節水型載體,其中節水型企業465家,節水型工業園區30家;7家公共機構、2家工業企業、3項用水產品評為國家級水效領跑者;鋼鐵、造紙、石油煉制、火力發電、紡織染整、食品六大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創建率100%;化工行業節水型企業創建率約96%,持續推動整座城市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

  節水工作還要堅持“兩手發力”。上海近年來摸索實踐的合同節水管理模式,便是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的最好體現。該模式依據“市場主導、政府指導”的原則,主要采用用水費用托管型及節水效果保證型2種模式,以開發建設智慧節水管理系統為核心,同時結合管網改造、節水設施改造、非常規水源利用、節水宣傳、節水制度建設等工作,實現單位用水精細化管理目的。

  桂軼表示,這種以經驗化的傳統節水管理與高效智能的現代化節水管理相融合的上海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調動了用水單位節水工作的積極性,從過去被動節水的局面,轉變為“我要節水”的主動作為;在幫助用水單位取得節水效益的同時也促進了專業化服務企業的發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節水動力,精準落實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對推動節水工作社會化,匯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節水治理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上海開始邁入“節水3.0”階段,在節水管理工作中逐步引入探索數據整合、智慧平臺建設、智能算法應用等現代信息科技,實現科學精準節水,讓節水更“智慧”,讓用戶用水更加明白,有據可循。截至2022年,上海市開展合同節水管理項目近200個,年節水量約280萬立方米。

復旦大學總務處副處長王安華
復旦大學光華樓智能化集中式納濾直飲水設備

  在此背景下,復旦大學及時跟進并試點合同節水管理項目,近幾年盡管學校人數和建筑面積一直在增加,而用水量確在下降,取得不錯的效果?!肮澦ぷ麟x不開政府的支持,會給予學校一些技術指導和資金補貼。學校方面,我們有一些做綠色節能節水研究的專家學者,反過來可以提供支持,形成雙方互動的良好氛圍?!闭劶罢c學校如何更好地實現聯動和協同配合,復旦大學總務處副處長王安華認為,在依靠政府的同時,學校也積極配合,雙方共同營造節能用水的環境。

上海儀電顯示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雅菁

  在上海儀電顯示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雅菁看來,政府在指導企業整體節水方向和先進理念上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同時,企業在實踐中不斷嘗試總結和提煉方式方法,并形成行業內可復制方案,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形成產品和標準。此外,政府通過優秀企業評選,貫標等活動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傳導到更多的企業,并結合各項支持措施,引導企業以新理念新技術改進節能節水效率。

  人人為節水代言

  節水工作重在宣傳,要提升群眾節水意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桂軼強調,實施節水行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節水治理新格局,每一位上海市民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了解,上海市每年圍繞“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全國科普日”等活動主題,走進社區、學校、(機關)單位、企業等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節水宣傳志愿活動,交流日常遇到的供水節水問題,分享工作生活中點滴節水的做法經驗。

  在學校方面,復旦大學十分重視節水宣傳教育?!霸诠澦ぷ鬟^程中,不僅要做技術改造,還要做好宣傳。在校園中向師生員工去宣傳節水理念,營造全民節水的氛圍。尤其是在每年的世界水日,我們都會重點的來推廣節水活動?!蓖醢踩A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強節水宣傳工作,不斷增強師生節水意識。

  在企業端,上海儀電每年會組織多渠道節能節水宣傳,推廣節能小常識,營造氛圍,進一步增員工以及社會人員對節能的意識;在公共用水區域內張貼“節約用水”牌,張貼節水海報,懸掛節水橫幅,使節水工作深入人心,樹立節水意識,自覺規范用水行為。另外,在用電用水高峰季節,策劃主題活動宣傳、呼吁大家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節約能源、愛護地球、維護生態。

  “如今市民朋友們都普遍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節水意識體現在生活中方方面面?!惫疠W說,在與廣大市民朋友的交流過程中,節水工作者也都學到不少節水知識,獲益匪淺。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良善之治

  海綿城市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城市水環境、推進城市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節水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提升城市節水工作的系統性,強化用水總量、用水定額、用水效率控制,落實節水減排、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構建自然健康水循環系統。到2025年,全國城市用水效率進一步提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節水制度進一步健全。

  作為在2016年就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多年來上海市通過擴大試點,各區結合實際,以點帶面,因地制宜,推進全市海綿城市建設?!渡虾J泄澦蜕鐣ǔ鞘校┙ㄔO“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提升雨水資源涵養能力和綜合利用水平。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

  “海綿城市建設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集思廣益、因地制宜,按客觀規律行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應該以人為本,問需于民、回饋于民。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政府部門之間分工協作,也需要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最終形成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一個主體?!鄙虾J凶》亢统青l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表示,海綿城市成功與否應以市民滿意度作為最終標準,讓市民充分感受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河道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成效。他指出,下一步上海還要深化理念認識,同時對規劃、機制、管控和標準等方面不斷完善,逐步形成“全市域推廣,全過程管控,全社會參與”的海綿城市建設新格局。

  展望未來,桂軼表示,為進一步鞏固節水型城市建設成果,新時期上海城市節水工作將持續推動節水工作社會化、法制化、智能化、專業化。堅持共建是基礎,共治是關鍵,共享是根本。夯實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社會化基礎,加強有法可依、依法而行的法制化保障,依托智慧節水、科技賦能的智能化路徑。強化科學理念方式和人才的專業化手段,有機協調融合社會化、法制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構建上?!肮步ü仓喂蚕怼钡墓澦ぷ髁忌浦?。

【糾錯】 【責任編輯:高方圓】
      19精品国产无码